共护一库碧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保护与发展情况调查 -kf凯发
记者 夏先清 董庆森 杨子佩 柳 洁
南水北调,旨在破解我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丹江口水库横跨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为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两地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视为重中之重,在筑牢水质安全屏障的同时,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统筹保护与发展,探索“绿”“富”共赢之路。
豫鄂两省有一颗共同的掌上明珠——丹江口水库,其水域横跨湖北省十堰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已累计安全向北输水超600亿立方米,供水水质稳定达到i类标准,为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丹江口水库时指出,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和河南省南阳市牢记总书记嘱托,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保护好这条亿万民众饮水的安全线、复苏万千河湖的生态线、畅通南北经济的生命线。在保水质和促发展中,十堰和南阳有哪些创新举措?如何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碧水长流
千里调水,水质是关键。“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水质达标是南水北调的一条底线。
ph值8、溶解氧8.8mg/l……3月2日12时,十堰丹江口库区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检测到这样一组数据。“监测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107项指标因子都达到i类水质。”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蓝劲松说,这意味着十堰境内的汉江水可以直饮。
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告诉记者,肩负着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和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重要责任,十堰像保护眼睛一样全力呵护“京津水井”,不让一滴污水出库区。近年来,十堰市关停转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60多家,拒绝环保不达标项目160多个,“清零”18万余个养鱼网箱;累计投资超150亿元,建成城乡污水管网2589公里,微动力无动力分布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967处,构建起全方位的污水治理体系。
2023年,十堰对主城区88条重点支沟实施“一沟一策”排查整治,启动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省级试点工作。持续对10个县(市、区)重点支流全域实施县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考核包括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3个指标。每月,环保部门对全市125个乡镇实施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各断面水质变化情况作为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目前,十堰市27个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严格的生态保护成就了十堰独有的生态优势。蓝劲松说:“生态是十堰最大的特色,最亮的品牌。”目前,十堰市森林覆盖率达73.86%,林地面积193.8万公顷,占湖北省近五分之一,湿地保有量保持在9.26万公顷以上,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水系连通,只有邻里协作,统筹上下游,才能共护一渠碧水北送。
暮春时节,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一汩汩清水逶迤北上,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丹江岸边,清漂队员赵建峰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登上一艘插着“航运清漂”旗帜的小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赵建峰说:“我们团队负责130平方公里左右的水域,整个水面几乎看不到白色垃圾,主要打捞一些枯枝败叶和水草。”像赵建峰这样的库区“守护人”,在淅川县有8000余人。
淅川县将整个库区划分为鹳河、库区上游及下游3个作业水域,配备了近30艘船舶和2辆运输车用于清漂工作,常态化开展“清漂护水”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库区“守护人”在清漂、护水、护林等队伍中尽职尽责,筑起了守护水质的“第一道长城”。
“为扛稳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任,筑牢水质安全屏障,我们组织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并自我加压,自查自纠整改违规点位,拆掉违法违规的大坝、香菇大棚、房屋、农庄等设施,高质量推进水质保护工作。”南阳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条发展红线,在南阳,各区县纷纷下大力气杜绝源头污染。淅川县开展“清四乱”“守好一库碧水”等专项行动,先后关停380多家污染企业,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5万余箱养鱼网箱、禁养区内400家养殖场。邓州市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隐患发生,在南水北调汇水区乡镇、总干渠水源保护区外延2公里的范围内,执行最严格的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禁止新建一切可能造成水质污染的项目。此外,邓州市还建成投运了城区9万吨/日污水处理厂、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205个村级污水处理站,结合“厕所革命”建设各类水冲式厕所9.9万座,基本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污染沟渠坑塘的问题。
水质监测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淅川县建立了水质保护运行长效机制,建成“智慧河长”综合管理系统,重点河道、河段安装监控设备200余台,实现对河道全方位、全天候监控。邓州市投资360余万元,新建10个乡界河流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精准治污水平,确保4条河流出境水质持续稳定达标。西峡县通过水质安全巡查和水质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水环境管理、规划、评价和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预防水污染和保护水环境。
荒山复绿
确保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至关重要。
治水之本在于治山。南阳市淅川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立地条件并不好,全县石漠化面积达125.8万亩。谁能想到,曾经的石漠化地区正以每年10万亩的规模推进造林绿化,生机和活力渐渐在山间“萌发”。
石漠化地区土层薄、土壤保水能力差、岩石漏水性强,造林的难度很大,幼苗保存率较低,造林成本也很高。“石头山上种树不容易,水得浇透。”在淅川县马蹬镇双泉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区,护林员李伟正和队员一起给去年栽的树浇水。
为了这片林子,护林员们操碎了心。“冬天种树,冷风刺骨,凌晨5点就要拉着树苗进山。”李伟告诉记者,他们要在半山腰的蓄水池旁拿出水泵、铺好水管,将工具准备就绪,30多名护林队员三五成群,扛起带有土球的树苗到山上种树,一干就是一整天。12年来,李伟参与造林2万余亩,每年巡山近300天,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
“在这里,种树绝对是个‘技术活’。不仅需要筛选适合的树种和乔灌草搭配组合,还要试验‘客土’‘托盘种植’等抗旱造林和保水新技术,并且充分考虑监管和后期养护。”淅川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梁虎兵说。
为了给大山披上一件护水“绿衣”,淅川县向石漠化问题发起挑战。近年来,淅川新造林合格面积居河南省县级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困难地造林做法和经验被国家林草局推广。淅川县的环库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期的45.7%提高到61.7%,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5.8%。
朱鹮、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淅川县大石桥湿地修复示范区的常客。这里常年有各类水鸟近万只。“前不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现身丹江湿地,这种濒危等级的旅鸟被誉为‘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飞落丹江湿地的数量达28只,实属罕见。这足以印证丹江湿地生态环境在持续向好,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筑牢了生态屏障。”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凌建伟介绍。
同样存在石漠化问题的十堰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是怎么做的?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负责人说,十堰以维护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水质良好为目标,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抓手,着力打造粮仓工程、钱袋工程、着装工程、平安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4项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42平方公里,完成投资23.84亿元。仅着装工程就实施封禁治理1405.53平方公里,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提高2%以上,年平均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4454吨下降到每平方公里3368吨,年拦蓄泥沙量、径流量分别达2266万吨和1.9亿立方米。
生态致富
守水如何不守穷?靠山如何能致富?南阳和十堰的探索异曲同工——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在绿色转型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
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促成的良好生态环境、核心水源保护地的格局定位等优势,南阳重点扶持文旅、民宿产业。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认为,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就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统筹推进水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互促共进。
行走在移民新村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一座座农家院落整洁有序,一个个产业基地生机盎然。为了更好支持邹庄村发展,淅川县提出建设“大邹庄”战略,邹庄村与邻近的下孔、孔北、水寨共4个村成立联合党支部,以抱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在“大邹庄”的引领下,全县469个村(社区)已组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雁阵”。
“家美,村美,日子也越来越美。今年,我们成立了‘掘井人农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村里务工、入股分红,这三样收入加起来,比种地收益高多了。”村民邹会彦说。
村民全丰霞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成为一名推介家乡的导游。一家三代经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通水,如今能为到邹庄村观光的游客介绍村子的过往,讲述移民搬迁的艰苦和现今的幸福生活,全丰霞感到无比自豪。
仓房镇磨沟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因沟壑纵横得名,曾经十分贫穷。为了打破困境,淅川县投入10亿元,高标准规划旅游通道、服务中心建设,设立旅游发展基金,每年拿出1500万元重点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简单的农家菜加上干净的民宿,磨沟村的鸿运山庄生意红火。民宿老板周伟说:“每年收入能超10万元,好山好水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
在十堰市竹山县,太和梅花谷景区生态游带动了太河村农户发展设施蔬菜、特色养殖,村民办起了农家乐,转型吃上旅游饭。
十堰太和梅花谷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经理何琦告诉记者:“现在,这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山上茶园、山下果园、林中游园、村头乐园’,为景区开发、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奠定了基础。”目前,太和梅花谷景区实现直接就业300多人,间接带动就业500余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年均增收7000元以上。
借助域内的武当山名望,十堰盯住品牌化做文章。
竹山县城关镇宽坪村千亩茶叶基地里,茶农李建华拎着土筐给茶园施肥。他告诉记者,以前用自有品牌,市场局限在县内。自从加入“武当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后,茶叶很快进入武汉、西安、北京等大城市,还销往欧洲市场,每亩增收2000多元。
“武当文化ip助力打开市场。”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善宏介绍,2023年十堰依托武当文化及茶叶高香、有机等地域特色,整合300多家茶企、83万亩茶叶基地,共铸“武当山茶”品牌。仅开发夏秋“大路茶”一项,就增产8000多吨,茶农增收15亿元。
“影响世界的武当文化,也是取之不尽的经济增长资源。”吴善宏说,十堰境内的武当山驰名中外,是国家5a级景区。在他看来,通过点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可以助力实现水源区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距离武当山风景区60多公里、车程50分钟的汉江畔,十堰市郧阳区的武当不夜城灯火璀璨。这个以武当文化为主题,集节点演艺、特色美食、文创零售等复合业态于一体的不夜城项目,开街3天便吸引周边游客逾37万人次。
武当文化ip就此拓展开来,武当山矿泉水、武当山黄酒、武当蜜橘……在特色文化和良好生态加持下,一批品牌化的优质产品走向全国各地,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十堰决定高标准谋划建设“武当新区”,推动中心城区与武当山、丹江口连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