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点燃经济增长“引擎”(解读信阳“科技副总”之一) -kf凯发
《 河南日报 》( 2024年07月01日 第 02 版)
□刘一兵 柴玥
5月31日,省委科技委召开第三次会议,研究《河南省“科技副总”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其中提到我省聚焦重点培育的“7 28 n”产业链群,自今年起三年内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一批“科技副总”到企业任职工作。
早在2021年初,信阳市就在全省率先从市内外高校院所选派专家教授,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助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选派“科技副总”四年来,信阳有何经验和收获供学习借鉴?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信阳,探寻“科技副总”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坚持双向选择不搞“拉郎配”
信阳师范大学建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闫东,到灵石科技有限公司任“科技副总”时,已是2021年秋,比信阳市首批选派到其他企业任职的,晚了半年时间。
“因为技术细分领域和研究方向不同,工作一段时间后,企业和原来的‘科技副总’本人都觉得不合适。情况反馈后,市委组织部和市科技局及时作了调整,闫博士就到了我们公司。”灵石科技总经理孟旭燕说。
闫东到任后,很快发挥出他在建材抗渗修复领域潜心研究多年且颇有建树的优势,着手对公司的建材外加剂、减水剂等进行改性,实现多款主打产品的升级换代,并成功研发出水利系统专用减水剂、隧洞伸缩缝止水材料和新型防水抗渗材料等多款新产品。
信阳市科技局农村和人才科普科科长王娟坦言,根据双方意愿,首批“科技副总”及时调整了6位,都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信阳选派‘科技副总’,首要原则是‘按需选派,双向选择’,不搞‘拉郎配’,不搞‘终身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信阳市科技局局长彭爌说。
着眼技术解难甘当“催化剂”
2022年春,信阳市林科所所长邱林多了个新职务,兼任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科技副总”。
信阳种植和利用油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如今油茶种植面积已超140万亩。作为产业龙头,联兴油茶公司涵盖从育苗、种植、榨油到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
依托其发展优势,邱林到任后带领团队,面向生产需求,围绕油茶良种选育、高效栽培、高值化利用,全面开展平台建设、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阳首家省级中试基地——河南省油茶绿色深加工中试基地成功落地;成功争取到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油茶功能性食品开发技术研究”和河南省科技兴林项目“信阳古油茶(实生)资源保护与利用”;成功选育出申林1号、申林2号两个本地油茶良种;研发出油茶籽酶解液、茶皂素液配制生产洗护用品;推动茶皂素提取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新建茶皂素生产线……
“不与百花争春色,唯愿硕果满枝头。”众多邱林式的“科技副总”,到企业只是换个地方搞科研,不争功、不诿过,甘当“催化剂”,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默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注重企业实效不当“走读生”
选派“科技副总”,来的并非他一人,还有其背后的科研团队和众多科研资源。
灵石科技“科技副总”闫东的办公室,像大学生宿舍一样放有4张床。硕士研究生李士民说:“我们几个同学跟着导师做实验,加班到深夜是常事,实验做完倒头就睡,这样方便。”
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七,工厂放假,研究生也回家过年了。但正在进行的实验不能停!因为一进实验室便要“全副武装”,闫东一个人实在没办法弄。情急之下,他竟动员母亲搬到工厂,帮忙做饭、喂饭、喂水,到实验结束时已是万家团圆的除夕。
“扎根企业搞科研,不图虚名重实效。”信阳市委组织部二级巡视员朱时锋表示,信阳通过选派“科技副总”,建立起科技人才服务企业长效机制,促进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了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信阳已选派三批共120名“科技副总”到重点企业,累计帮助企业申报各类各级科研项目67项,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新产品研发需求151项,转化技术成果69项,全面带动企业科技能力的提升和信阳重点产业的发展。